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支部活动 > 正文

支部活动

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相关文件将密集下发

时间:2020-07-31 20:29:01 来源: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7月29日召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虽然会期只有半天,且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但此次会议规格之高、意义之重要,将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当前国际形势和疫情形势下,培养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已迫在眉睫,尤其是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肺炎疫情中显露出“卡脖子”重要性的电子信息技术、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

早在2019年12月23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就撰文称,将召开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并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3个配套文件,分别聚焦严格规范质量管理、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和系统规划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

在7月7日举行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长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徐忠波又介绍,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之后,将开展导师培训、学位授权审核、合格评估、学科目录修订等工作;国家还将出台医学教育改革的文件。

种种迹象表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这轮改革的指向已然明晰,即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

这两个领域改革迫在眉睫

面向未来的研究生教育,需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那么,哪些领域最为迫切?

中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贸易争端发人深省,培育高水平人才、摆脱核心技术对他国的依赖是我国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关学科建设已经起步。以同济大学为例,近两年设立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同时牵头成立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已达986人,位居该校所有学院第三位。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涵盖111个一级学科和47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体系,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最新增设的一级学科是网络空间安全。

同时,学位授权点实施动态调整,6年来,共撤销学位点1675个,增列学位点1064个。

据《长江日报》报道,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以《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培养有灵魂的卓越人才》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投入最多医疗资源的高校。

近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动工开建。这是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也是第6个国家级医学中心,提高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置能力、提升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是其主要职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建议,科学调整临床、中医、公共卫生等不同专业人才的结构比例。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严格控制高职(专科)层次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稳步发展本科层次医学专业教育,适度扩大“5+3”一体化培养规模。

“5+3”一体化,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含中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这被认为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学生毕业即可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待完善

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研究生招生数由2012年的不到5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余万人。

研究生的类型机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在招生规模上实现了逐步增长的预定目标,且招生数量已与学术型硕士相当。

据统计,2019年,在当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中,攻读专业学位的人数占比已达58%。

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资助体制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很多高校甚至还在套用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这首先体现在生源结构上,同济大学电子信息领域相关专业2009-2018年录取的专业研究生,85%以上是从学术型调剂而来,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这与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不明朗和资助体系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其次在培养方法上,虽然专业硕士强调应用型,但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导师资源不足。一项2019年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显示,仅有27.7%的专业硕士拥有校外导师,也仅有32.8%的专业硕士进入实践基地参加过实践。

因此,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研究生“混文凭”将难上加难

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改革也将触动他们的“利益”。

南京大学在全校整体推行了以博士资格考核为核心的弹性分流淘汰机制,6年内最多3次博士资格考核机会,不低于15%的暂缓通过率,仅2013级就分流淘汰近70名博士生。

据介绍,南京大学2013级共录取博士生1100多名,第一阶段在新生报到前后,有20人基于分流淘汰机制压力放弃读博;第二阶段是在培养过程中,有3人3次未通过博士资格考核被分流、23人迫于学业压力选择主动退出、5人转成了硕士;2019年是2013级最后一次博士资格考核机会,仍有20人未参加考试,其中15人主动退出,实现了第三阶段分流。

去年10月,南京大学对206名博士研究生、98名硕士研究生督促按期答辩。此前,该校研究生院还发布消息,对环境学院一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2011级博士研究生下发拟予以退学处理的告知书。

7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江苏作为唯一的省级政府代表发言交流。“我们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特别是推动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说。

2018年,江苏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应届毕业研究生按期毕业4.2万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连续两年共分流淘汰1440人。

据介绍,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无法完成学业,二是中期考核不合格,三是极少部分因为学术不端。

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动。在此之前,我国已开展了多轮研究生教育改革。

1963年1月,新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性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被称为“研究生教育三十条”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发布,研究生教育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突出了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共识,开启了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2014年,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发布《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起学位授予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

同年,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公布,使我国有了更加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国家标准。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之后,《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文件将陆续下发,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高潮将到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李剑华 实习生 李各力

版权所有:幼童开包暗网- 免费入口精品
地址:幼童开包暗网坞城校区修德楼8层      邮编:030006